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及其基因谱系_开云平台app安全下载_开云平台app下载最新版_开云平台app安全下载

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及其基因谱系

时间: 2024-04-27 05:51:23 |   作者: 开云平台app下载最新版

  大别山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铸就了不朽的红色革命精神——大别山精神。长期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为大别山区留下众多物质和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浸润大别山精神的红色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区人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并成为激励后来者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动力与源泉。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基于红色文化资源的类型整理及基质挖掘,提取具有大别山地区代表性且标识鲜明的红色资源的基因特征,探究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基因谱系构成,为红色文化资源的基因识别、特征表达、谱系建构探索理论范式,对深化红色文化的学科交叉认知、强化红色文化的政治与国防教育功能、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推广,凝聚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的跨越具备极其重大价值。

  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渊源深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一是规模大。根据鄂豫皖三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结合各地级市文物保护、规划服务部门统计数据,大别山区各类红色文化资源共932处,在全国红色旅游资源中地位突出。在《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以及13部委公布的《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名录》《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被列入全国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在全国的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大别山区就有13个。二是类型多。大别山红色文化形成了以旧址建筑、战斗遗迹、名人旧居为主体,以红色歌谣、革命故事、烈士事迹等为辅的,内涵极其丰富的立体资源结构。其中,旧址建筑612处,占比最高(65.67%),纪念馆37处,占比最低(3.97%);另外有陵园、墓碑131处(14.06%),战斗遗址86处(9.23%),名人旧居66处(7.08%)。三是时间跨度大。各类红色文化资源纵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为国内少有。其中大革命时期有61处,土地革命时期528处,抗日战争时期117处,解放战争时期124处,新中国成立后102处,多为陵园、墓碑和纪念馆类。四是空间分布不均。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呈现“小聚集,大分散”的不均衡空间分布状态,大别山中部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多而东西部少。整体看来,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规模大、品位高、分布广、时空跨度长、类型多样的特征突出,为红色文化资源基因的特质识别、科学表达及图谱建构提供坚实的基础。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大时空跨度的革命斗争过程,赋予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鲜明的基因特质。一是地方性。南北过渡带地形地貌与自然环境为大别山区革命斗争提供了天然屏障。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势险要、敌人防守薄弱,因此大别山新县陈店乡柴山保成为鄂豫皖苏区首府选址;在红军撤离鄂豫皖苏区后,中国人以金刚台洞群为据点,又坚持了三年革命斗争。二是开创性。1929年10月5日,在信阳市固始县爆发杨山煤矿工人武装起义,是中国煤矿史上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建立红色政权和红色工会,是工农联合革命的成功典范。武装起义点燃了大别山区不灭的革命火种,开创“红军师”的起源。在新县箭厂河乡,1926年秋成立了“中山小学”,后更名为“列宁小学”,首次为贫困农民孩子提供免费接受教育机会,随后设立成人班,为党和红军培养、输送了一批骨干力量。黄麻起义期间,《黄安谣》等民谣被革命者改写、谱曲、传唱,进行革命启蒙、宣传和鼓舞,对激发革命热情、凝聚革命力量、促进革命进程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三是转折性。大革命失败后,豫南时局急剧变化,党组织面临严峻考验。1927年,四望山农民暴动,建立红色革命根据地,扭转被动局面,拉开河南省土地革命序幕。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离开鄂豫皖苏区,开始长征,经过鄂豫陕向陕甘苏区进行战略转移。1947年9月,在信阳商城召开的王大湾会议,统一对坚持大别山斗争的思想认识,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重建根据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加速中国革命胜利进程。四是完整性。大别山区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均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作出重大贡献,留下大量红色文化资源,完整地记录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五是传承性。红色文化资源见证和记载着大别山区的革命历史进程,纪念馆、博物馆、陵园、遗址等多种形式的保护与活化,能够有效传承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

  文化基因是识别和解构红色文化的密码,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基因谱系是记载大别山革命文化信息的结构网络,彰显着大别山红色文化的起源、特性、演进及发展脉络,形成主体基因、附着基因、延伸基因三种文化基因类型,构成相对完整的文化基因谱系。主体基因体现在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创性、转折性基因特质上,是红色文化资源基因谱系中的核心要素,占主导地位,决定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属性。附着基因依附主体基因存在,反映并加强主体基因特征及作用。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地方性、完整性基因特质,是开创性、转折性主体基因特性的注释和拓展,进一步明确大别山区地方性的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特征,充分显示支持大别山区人民进行开创性革命斗争、在革命转折节点上发挥的卓越作用,创造“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变异或延伸是生物界的自然现象,也是文化基因演变的重要特征。文化基因会更显著、更迅速延伸,以适应社会形态演变及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传承性是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基因特质,具有非常明显的延伸性文化基因特征。历史遗址、革命事迹等有形和无形的红色文化资源,既记载了大别山革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节点,也能满足革命文化弘扬、旅游经济发展需要。

  (本文系“美好生活看信阳”专项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1SJGLX444]的阶段性成果)